1月20日,歐盟委員會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8年,歐盟農產品進口結構發生變化,原料和中間產品占比提升,制成品占比下降;進口來源地更加多樣化,來自歐洲(非歐盟成員國)和東南亞的進口份額增加,來自南美的進口份額下降??傮w來看,農產品進口主要是對歐盟農產品生產的補充,替代效應有限。
在價值鏈方面,歐盟進口農產品在其產業鏈條中占比較大。歐盟農產品供應鏈完備,涵蓋生產、加工和銷售環節,市場主體主要為小微企業。進口農產品主要進入其加工和銷售環節,占比分別為27%和47%。
在供應鏈風險方面,歐盟部分農產品供應或面臨風險。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8年間,歐盟對玉米和油菜籽的進口依賴度持續提高,對大豆、可可豆和蜂蜜等產品的進口依賴度也長期維持高位。主要原因是相關農產品進口價格競爭力強,氣候和農業生態條件不利于生產,歐盟內部供需不平衡以及進口機制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