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 入伏至今,鎮江氣溫持續攀升,居高不下,對菜籃子保供穩價帶來“烤驗”。不少市民擔心蔬菜、水產等“菜籃子”商品上市量減少,價格會上漲。炎炎夏日,鎮江“菜籃子”是否穩妥?鎮江市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幾組數據給出了答案。
動態監測,當好感知價格變化的“前沿哨兵”
持續的高溫天氣對主副食品的生產、運輸、供應等都造成一定影響,市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加強市場調研和價格監測巡視頻次,密切關注全市民生重要商品供需情況和價格走勢,準確掌握全市市場價格變化情況,緊盯突發事件和苗頭性問題,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預警,把市場價格波動苗頭處置在萌芽狀態,當好市場保供穩價工作的“前哨兵”,為政府宏觀調控提供準確可靠的價格參考信息數據。
價格監測數據顯示,受炎熱氣溫影響,鎮江蔬菜供應充足,價格季節性波動,豬肉小幅下降,淡水魚價格走勢整體下行。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格基本穩定。
蔬菜價格略有上漲。據市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數據顯示:8月22日,市區6家農貿市場主要經營的32個蔬菜品種,市均零售價格(500克,下同)為4.75元,與上周同期相比“16升9平7降”,均價略漲了2.6%,與上月同期相比上漲了4.6%。
豬肉價格小幅下降。我市重點監測的8個品規豬肉零售均價為21.92元,與上周同期相比略降了1.2%,與上月同期相比下降了4.1%。其中肋條肉19.68元、去骨后腿肉17.44元、精瘦肉19.54元,與上周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3%、2.2%和2%。
雞蛋價格基本穩定。監測的洋雞蛋及草雞蛋全市平均零售價格為8.1元,與上周及上月同期相比整體基本一致。
淡水魚價格走勢有所下行。監測的7種淡水魚零售價格為12.66元,與上周同期相比“2升3平2降”,均價略降了2.3%,比上月同期上漲了2.8%。其中,鯽魚和黑魚月均市場零售價格為14.8元和15.82元,價格環比分別下降了10.6%和4.9%。
穩定供應,以“大菜籃”量足保障“小菜籃”價穩
從批發市場這樣的“大菜籃”到全市農貿市場、生鮮超市的“小菜籃”,每個流通環節都密切相關、必不可少。只有“大菜籃”貨足價穩了,老百姓身邊的“小菜籃”才會拎得輕松放心。
據鎮江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蔬菜區監測數據顯示,近期市場蔬菜日均購進量均維持在200噸左右,與上年同期總體水平基本一致,可充分滿足我市市場需求。
高溫堅守,一線采價員為你我?!皟r”護航
長時間的“高溫預警”,持續的“蒸籠天”,熱得讓人不敢出門!但作為市發改委價格監測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采價員們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默默承受著高溫的“烤驗”,奔走在菜場、超市詢價、記價、上報價格數據。
按照價格監測報價制度要求,采價員嚴格按照“三定一直”原則,即定時、定點、定人,每日上午10前要完成多達80余種市民日常購買的主副食品價格直接采集上報工作,高溫酷暑天氣下也不例外。
很多采價點是在戶外或敞開式的建筑里,如糧油店、菜場等,采價員要在烈日下工作,詳細詢問價格變動原因,認真記錄價格變動情況。
有著18年一線采價工作經驗的老采價員趙小英負責的部分調查點是南門大街農貿市場,采價難度大且區域分散,很多還分布在戶外。近期持續高溫,趙小英每天出門都要帶上防曬帽和口罩“全副武裝”起來。她說:“今年夏天天氣確實是熱,在戶外采價沒一會兒后背就濕透了,不過要到市場跑一圈子,看著一個個價格采好報上去,心里才踏實……”
酷暑天氣下,市發改委在強化市場巡查的同時,努力做好保障服務工作,及時發放夏令清涼防暑用品等,為采價員們送去“清涼”。下一步,市發改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市場價格與運行情況,確保市民“菜籃子”“豐且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