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項農業高新技術重大成果亮相展示,現場簽約項目600余項,簽約金額突破120億元……8月25至26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的2022全國農業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活動(以下簡稱“交易活動”)上,農業科技迎來“高光時刻”,成功邁出了從科研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重要一步。
農業現代化,科技是根本性決定力量。實現農業科技自立自強,既要“頂天”,更要“立地”,破解科技與經濟“兩張皮”難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送進億萬農民家。此次交易活動由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指導、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主辦,南京國家現代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國農村產業融合發展聯盟、中國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局承辦,堅持市場化導向,以轉化交易為目標,建設線上云平臺和線下交易活動兩個品牌,積極探索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新機制、新模式,促進科技、產業、資本融通和科技經濟一體化發展,為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提供硬核支撐。
亮相!高新技術“賽馬比武”
細胞培養肉“五花肉”、智能化樓房公豬站、大馬力智能無級變速拖拉機、丘陵山地輕型履帶拖拉機、全自動缽苗蔬菜移栽機、綠色納米農藥超薄型全生物降解地膜……交易活動現場,1600平方米的三大主題展區熱鬧非凡。展區聚焦現代種業、智能裝備和綠色低碳三大領域,集中展示我國農業科技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從全國遴選出的185項農業高新技術重大成果參展,奉獻了一場農業科技創新的饕餮盛宴。
“這艘養殖工船實體有多大”“年產多少大黃魚”“大黃魚什么時候上市”……在展示區,世界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的模型和擺滿冰鮮大黃魚的冰柜被參觀者圍住。青島國信集團董事長王建輝介紹,養殖工船根據不同季節隨大黃魚適合生長的水溫和環境在我國深遠海開展游弋式養殖作業,實現大黃魚全年可供應,年產高品質魚超過查干湖全年的捕撈量。
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在參展面積最大的現代種業展廳,77項現代種業科技成果集體亮相,“中國種子”成為眾多企業重點關注的對象。揚翔種豬“YX106杜洛克”新品系引來了不少參觀者,該系列具有生長速度快、料肉比低、屠宰率高、抗逆性強等優點;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的首個極早熟青花菜品種“中青16號”得到了減肥人士的青睞;專門化肉牛新品種“華西?!笔斋@了大量“粉絲”……
簽約!科研與資本“喜結連理”
“現在準備簽約的是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北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他們聚焦生物技術產業化,即將簽約玉米和大豆生物育種產業化項目……”簽字、握手、合影,南京國家農創中心舉行的重大農業科技成果項目簽約儀式在掌聲中拉開了序幕。
據統計,交易活動期間達成合作或交易的簽約項目共600余項,現場組織了具有代表性的、簽約金額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項目進行集中簽約。其中,交易標的成交額度在1000萬以上的共計60余項,包括膳食纖維功能性食品、萬壽菊采摘機器人、富硒產業研究等技術和項目。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股權投資顯現出巨大潛力,如國投創益分別戰略入股杭州瑞豐項目、廣東壹號食品項目等等。
項目路演專場也頻頻傳來喜訊:設施辣椒“中椒”新品種、農兜、食品安全及體外診斷智能識別技術和系統等5個項目,在路演結束后直接進行了現場簽約。
“我們準備入局大豆產業,我很青睞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耐除草劑大豆‘中黃6106’,請組委會馬上安排我們簽約!”“我很關注新型高效葉面阻控技術的推廣應用模式是什么樣的?”……多家企業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共同論道,“給科技之虎添上資本之翼”。
入局!社會力量孵化“科技之花”
科技成果轉化是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關鍵環節,如何讓科研成果不再束之高閣,而是真真實實地走出實驗室、走向市場?在交易會主題分享和圓桌論壇上,知名院士專家、企業家和政府代表,從不同角度分享推動農業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的實踐經驗,共話農業科技發展新機遇。
與會專家和學者認為,農業科技將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和風口。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經所研究員毛世平指出:“社會資本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撐力量,亟需加大政策引導撬動力度,擴大農業農村有效投資?!?/p>
大北農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邵根伙認為,科技(技術場景)、資本(商業場景)、全球化(應用/市場場景),將是主導未來世界農業發展的三大要素。面對我國耕地資源有限、農村勞動力不足、農忙時節勞動力缺口較大等難題,必須加快科技創新,以提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從而大幅提升投入產出率。
科技強則農業強,科技興則產業興。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農業企業應始終保持著創業心,加強農業科技創新投入,努力讓傳統產業和先進技術接軌、完成轉型升級,最終獲得更加突出的競爭優勢?!袄缥覈陨淼摹i芯片’存在育種體系不完善、技術滯后、疾病威脅嚴重等困局,亟待破解。農業企業要加大研發投入,解決‘卡脖子’問題,也將極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p>
當前,農業科技正成為金融資本的投資熱土。據不完全統計,2019至2021年我國農業領域的資本投資規模分別為303億元、325億元和364億元,從2021年開始,投資規模呈現加速態勢。中國農墾產業發展基金總經理李湘海說,農業科技細分領域眾多,金融資本挑選投資賽道時主要面向農業生產的主戰場,重點投資那些“卡脖子”的關鍵核心環節。目前資本市場的熱點集中在生物育種、智能農機裝備、數字農業、生物技術、未來食品制造等領域。
騰訊云副總裁、智慧農業行業總經理羅朝亮介紹,騰訊設立500億共同富?;鸷?00億鄉村振興基金,希望深度參與鄉村振興。
交易活動期間還舉辦了農業科技招商洽談會,為更多科學家與企業家搭建溝通的平臺,助力更多的“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