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漢平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把富硒農業作為特色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和中國科協,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富硒農業上升為國家戰略。近年來,農業農村部會同科技部、自然資源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積極推進硒產業科技研發、土壤調查、保健品開發、標準制定等工作,有力推動了硒產業快速發展。2019年,國務院出臺《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對因地制宜發展小宗類、多樣性特色種養等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其中包括富硒農產品的開發利用。2021年,農業農村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共建江西綠色有機農產品基地試點省工作方案(2021—2025年)》,雙方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合力推進富硒農產品開發等工作。
按照《國務院關于議事協調機構設置的通知》規定,凡工作可以交由現有機構承擔或者由現有機構協調可以解決問題的,不另設立議事機構,涉及跨部門的事項,由主辦部門牽頭協調。鑒此,我部將積極協調相關部門按照職能分工持續推動硒產業開發工作。
二、關于加快硒空間布局。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以及我部印發的《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十四五”全國種植業發展規劃》等規劃,均明確提出各地立足優勢特色資源,培育壯大優勢特色產業,這為硒資源保護與開發提供了發展依據。2021年,自然資源部根據富硒土地資源高精度調查結果,已劃定可供直接開發利用的富硒耕地100多萬畝,為各地有序開發富硒產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三、關于加大硒資金投入。2017年以來,我部會同財政部累計安排中央財政資金39.56億元,支持硒資源豐富省份建設江西富硒蔬菜、湖北鄂西南武陵山茶、陜西獼猴桃等25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江西省樟樹市、高安市,陜西省平利縣等11個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小密鄉、湖北省天門市多寶鎮、湖北省京山市雁門口鎮等6個農業產業強鎮,對延長富硒農產品的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有效提高了富硒農業的質量效益。
四、關于搭建產學研平臺。2018年,我部支持武漢輕工業大學、恩施德源健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建設富硒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將富硒農產品加工納入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體系。2019年,我部安排中央財政資金1161萬元,支持陜西省安康市富硒產品研發中心建設農業農村部富硒產品開發與質量控制重點實驗室,圍繞富硒產品開發、營養功能評價、標準制定等關鍵環節開展基礎研究與共性技術研究,取得了積極成效。
五、關于構建標準化體系。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GB 14880-2012 食品營養強化劑使用標準》,規定了包括硒在內各類營養強化劑的使用要求、可強化食品類別以及使用規定。配套發布《GB 1903.28-2018 食品營養強化劑 硒蛋白》《GB 1903.9-2015 食品營養強化劑 亞硒酸鈉》等7項硒強化劑的質量規格標準。市場監管總局發布《GB/T 22499-2008富硒稻谷》《GB/T 35871-2018糧油檢測 谷物及其制品中鈣、鉀、鎂、鈉、鐵、磷、鋅、銅、錳、硼、鋇、鉬、鈷、鉻、鋰、鍶、鎳、硫、釩、硒、銣含量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等8項富硒農產品及檢測方法國家標準。農業農村部、自然資源部等部門、地方政府、社會組織發布富硒農產品、天然富硒土地劃定與標識等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團體標準300多項,初步建立了硒全產業鏈標準體系。在富硒農產品認證方面。市場監管總局鼓勵認證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建立富硒產業認證制度。截至目前,共有48家認證機構備案富硒產業認證資格,并在江西、湖北等省份開展富硒產品認證活動。農業農村部結合職能業務開展了新品種審定、生產基地建設等工作。2021年,硒都黑豬通過了國家畜禽遺傳資源委員會的新品種審定。2022年,江西省奉新縣會埠鎮水稻、陜西省嵐皋縣城關鎮魔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焉耆縣五號渠鄉富硒小麥等7個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被認定為第一批全國種植業“三品一標”基地。
六、關于加強硒資源普查。近年來,自然資源部持續開展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工作,有效推動了富硒等優質土地資源科學高效開發利用。一是土地資源基礎調查。截至2021年底,自然資源部已累計完成270萬平方千米土地的1?2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覆蓋耕地面積15.9億畝,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78.4%。初步發現無重金屬超標的天然富硒土地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湖南、湖北、浙江和江西等省份,科學圈定了富硒土地資源的開發范圍。二是富硒土地資源高精度調查。自然資源部會同江西、廣西等省份先后在江西省贛州市18縣(市、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平果市等富硒土地資源分布區域,完成1?5萬和1?1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高精度調查面積4萬平方千米,累計完成富硒土地資源調查29.8萬平方千米,發現可供直接開發利用富硒耕地100多萬畝。今后自然資源部還將繼續開展1?25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全面查明我國土地資源狀況。繼續引導江西等富硒土地資源豐富省份,全面開展1?5萬或1?1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高精度調查,準確把握我國可直接開發利用富硒土地清單,為富硒資源精準開發利用奠定基礎。
七、關于強化硒科普推廣。近年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組織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營養學會等有關單位,深入開展硒元素與營養健康作用機理研究,形成了《硒與人體健康研究報告》《硒資源與健康產業最新研究報告(2019)》等一批研究成果;持續開展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發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明確規定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硒元素平均需求量(EAR)、推薦攝入量(RNI)和可耐受最高攝入量(UL)等營養健康指標。中國科協等有關單位以全國科普日、食品安全宣傳周等活動為契機,大力開展硒知識科普宣傳,并在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和各省、學會科普基地推介中,探索和推動硒特色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認定和建設工作。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加大統籌協調和政策支持,推動硒資源保護性開發,促進硒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感謝您對我部工作的關心,希望繼續對三農工作給予支持。
農業農村部
2022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