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航天工業學院能源與建筑環境學院“茶旅及侗文化融合”振興之路調研團日前前往廣西柳州市三江縣布央村,通過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等方式,以三江當地特色侗族文化及布央村脫貧致富經驗為核心展開調研。
團隊首先參觀了富有民族特色的侗族鼓樓和鳥巢,親身體驗了侗族鼓樓的精巧獨特和侗鄉鳥巢的壯觀宏偉,了解了鼓樓在侗文化中所蘊含的生生不息,歲歲安康的美好寓意。接著,團隊前往布央村開展實踐調研?;顒舆^程中,調研團與當地致富帶頭人、廣西壯族自治區勞動模范吳正光及布央村黨總支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謝勛庭交談。
布央村在致富路上經過艱辛的摸爬滾打,在無數次失敗之后,最終發現了茶葉致富的道路。經過30多年的發展,如今布央村茶園面積達3900多畝,形成了一條集育苗、種植、管理、采摘、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昔日荒山變成了“綠色銀行”。吳正光表示,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的號召,他也正在考慮將茶葉和文化旅游結合起來,進一步帶領大家致富,步入小康。
團隊成員了解到布央村曾經和紅軍有不解之緣。如今在鄉村振興政策下,布央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每逢節假日,到布央的游客絡繹不絕,茶葉走俏。
“鄉村振興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敝x勛庭說道,為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提振村民的精氣神,布央村黨支部班子主動謀劃,把推進五星級黨組織建設和美麗鄉村、文明村等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建設黨群服務中心、農家書屋、文化廣場、休閑長廊,實施村莊風貌改造等,大力改善周圍環境,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
調研期間,團隊成員在吳正光的帶領下登上了布央茶山,參觀了現代茶葉生產方式,并沿途結合實地又一次了解了布央村的歷史,也為實踐團撰寫調研報告提供了詳實的素材。
多年前布央荒山野嶺的照片和眼前的青翠茶山形成鮮明對比,團隊成員對布央村的巨變表示震撼,也對“片片茶葉鋪富路,依侗文化振鄉村”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他們紛紛表示,青年大學生應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同時,以實際行動出發,積極響應號召,參加社會實踐,在未來為祖國鄉村發展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