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節,在武漢市新洲區潘塘街青山村返鄉創業能人金水明種植的幾百畝果園里,林下放養的近萬只土雞悠閑穿梭,自由覓食。不遠處的桃林里,慕名而來的游客們正結伴采摘,構成了一幅生動和諧的生態圖景。
金水明是新洲區潘塘街青山村村民,一直非常關心家鄉的建設和發展,先后在武漢黃陂、宜昌、華中農業大學等地學習種養業先進經驗。2015年,37歲的金水明決定回鄉創業。他在家鄉流轉土地500余畝,成立了武漢綠水青山種植專業合作社,陸續種植桑葚、紅心柚、蜜桔、黃桃、翠冠梨、冬棗、石榴等各類果樹8000多棵,四季有花有果,各類水果年產總量達14萬斤左右。金水明用智慧和汗水編織出了秀美的鄉村畫卷。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金水明一直都很注重發展生態農業,他利用林間地頭套養土雞、貴妃雞、烏骨雞、鴨、鵝1萬余只,將雞產生的糞便經過厭氧發酵處理,產生的沼渣、沼液作為有機肥種植無公害水果,有效實現土壤改良、農產品無公害的生態效益,形成種養循環產業融合發展生態模式?,F在合作社近萬只土雞每天可產1600多枚雞蛋,成熟后的肉雞每只也可賣到100元左右。
依托種養基地和生態果園,金水明大力推進綠色休閑旅游產業,提供采摘、住宿、餐飲、娛樂等服務項目。每到瓜果成熟季節,許多新洲本地及武漢市民慕名而來,體驗鄉田野趣,年接待游客上萬人次。他還利用合作社的50余畝水面發展生態漁業,投入各種魚苗5萬尾,拓展了綠水青山合作社的生態版圖。
在金水明的用心經營下,綠水青山合作社發展蒸蒸日上,年產值已達400多萬元。作為家鄉致富能人,他始終牢記初心,情系父老鄉親,每年吸納周邊村民就近務工兩百多人次。他主動向村民傳授農業技術,與他們分享致富經驗,助力鄉村振興。
新洲區潘塘街朱寨村村民彭錦繡告訴記者:“我在合作社里打工,施肥、除草、收果,老板蠻好。我是一百塊錢一天,一年可以做到兩萬多。這邊離家里又近,很方便,做得蠻開心?!?/p>
由于農產品種養對技術要求較高,金水明每年都會積極外出參與農業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力爭吃透每一門技術、每一個項目,成為了業內較為知名的農技“達人”。
“下一步,我計劃擴大桑葚的種植規模,打造桑葚系列的品牌。同時,增加一些文旅項目,吸引武漢周邊的更多的游客前來游玩。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青山村人,我有責任有義務保護好村里的一草一木,為家鄉為我們后代創造一個美麗的住所?!苯鹚鲗τ浾哒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