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昌邑市位于渤海萊州灣畔,海產品豐富,農業基礎牢固,年產果蔬86萬噸、畜牧產品15萬噸、水產品21萬噸,具備發展預制菜產業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昌邑市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新機遇,筑牢產業安全屏障,打造肉、菜、面、海產四大類別、50多個系列、800多個預制菜品種,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日韓、歐美、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搶占預制菜新賽道,開啟"菜籃子"產品新業態。
"昌邑大姜入選2021年第一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和‘好品山東’,每年的種植面積都在10萬畝左右。這成為我們發展預制菜產業的堅實基礎。"昌邑市農業農村局局長閆文志介紹,昌邑市采取預制菜企業自建原料基地或"預制菜企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養大戶"模式,參照地理標志產品、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做法,按照"綠色、生態、安全"標準,建設海洋漁業綠色養殖基地、果蔬畜牧種養一體化生態基地、優質生姜種植基地、萬畝糧油產業示范園、好品電商種養殖基地"五大基地"。目前,總面積已達45萬畝,涵蓋水產、肉禽等領域,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優質、穩定的原料保障。
同時,借助專業園區帶來的集群效應,目前,昌邑市已初步形成青山食谷預制菜產業園、下營海產品預制菜產業園、生姜三產融合示范園等五個特色園區為支撐的"1+5"園區發展格局。
此外,依托大型商超、社區網點以及跨境貿易、網店直播等平臺,通過舉辦首屆預制菜美食節等方式,昌邑市全面打通企業、商家、消費者供給渠道,昌邑市繪出預制菜從田間地頭到廚房餐桌的"微笑曲線",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日韓、歐美、中東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蘿卜是濰坊的特色農產品。我們打造出老濰縣蘿卜丸,產品一直供不應求,年銷售量達到1000噸。"山東九洲風味食品有限公司銷售經理李國柱說。
昌邑市緊緊抓住消費者的"胃口",建立地方特色預制食品清單管理制度,借助現代技術,不斷開發出丸和姜片、民和雞產品等特色預制菜品。
"我們建立惠企‘政策包’,積極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新上項目等方式加快預制菜工業化生產,建設工業化中央廚房,實現智能化生產加工,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品控能力,以工業化‘廚房變革’讓菜籃子變菜盤子。"昌邑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孫兆興說。
為"更上一層樓",昌邑市制定預制菜品牌培育專項計劃,堅持引進和培育并重、打造和維護同步,培育形成了一批具有昌邑特色和比較優勢的預制菜品牌,推動預制菜產業由"數量經濟"向"品牌經濟"轉變。
"生產預制菜是為了讓百姓吃的更便捷、更美味、更放心。我們為此創新建立了相關標準體系,使我們的營養餐、手工面食、凈菜等預制菜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暢銷。"濰坊鑫諾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東升說。
昌邑市實施"制定行業標準+開展誠信評價+強化質量管控"綜合管理法,建立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創新設立預制菜"身份碼",積極引導預制菜行業自律有序發展,有效筑牢產業安全屏障。
在預制菜產業快速發展的背后,既有市場的自主選擇,也離不開政府的主動作為。昌邑市強化"跨層級聯動、跨部門協同、跨領域集成",構建組織領導、行業監管、要素保障預制菜工作推動完整體系,制定《昌邑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昌邑市2022預制菜產業發展年度工作計劃》,建立全市近百家預制菜生產企業參與的產業聯盟,共同打造預制菜"昌邑品牌"。
據了解,目前,該市加快推動實施預制菜產業"3342"工程,打造300個目標規模、3條布局脈絡、4大產業鏈條、2個銷售平臺,努力為全國餐桌端上昌邑菜品。